龟山禅寺

万山深处远轮蹄,古寺雍熙诏赐题。
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
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楼。
不觉胜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美丽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

1. 首句“万山深处远轮蹄”:诗人通过“万山”和“深处”这两个词,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氛围。这里很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骑着马(轮蹄)走进了深深的山林之中,暗示了攀登古寺的艰难与不易。

2. “古寺雍熙诏赐题”:这句告诉我们这座寺庙历史悠久,有着皇家的恩赐。它不仅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还承载着一段不凡的历史。这里的“雍熙”描绘了古寺的庄严与辉煌。

3. “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这两句通过对比,描述了诗人所在的位置。诗人身在古寺中,仿佛能感觉到佛界的近在咫尺,而周围的建筑(菌阁)显得格外低矮。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和对佛界的向往。

4. “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楼”:这里诗人用猿猴和白鹤作为意象,增添了诗的灵动和美感。猿猴在山林间跳跃,白鹤在高空中翱翔,这些自然生物让古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5. “不觉胜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最后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沉浸在美好的游览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新月的影子印在溪流上,给诗篇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和宁静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深山古寺的美丽画卷,既展示了自然美景,又蕴含了对佛门的虔诚和向往之情,是一首充满哲理美的佳作。

姚望之

姚望之(?~一二三四),字肖吕,宁德(今属福建)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武举进士。端平元年(一二三四)赵葵恢复三京,辟为幕属,师败殁于军。事见《宋史》卷四一七《赵葵传》、明嘉靖《宁德县志》卷三。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