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渔父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传递出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直接点明主题:一位白发老人在江边生活,完全忘记了人世间的对错纷争。"沧浪"指江水,暗示他过着与水为伴的生活。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渔父的日常生活:秋天在深潭边垂钓,夜晚伴着月光划船回家;江上的雾气笼罩芦苇岸,退潮的痕迹留在竹门边。这些画面充满自然气息,时间从秋日延续到夜晚,空间从水潭转到家门口,全方位展现了渔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图景。
最后两句"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是点睛之笔:整年与水鸟为伴,来来去去都不存心机。"无机"指没有算计之心,既写渔父的单纯,也暗指他像鸥鸟一样自由。这里用鸥鸟作比,既形象又深刻,把渔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完美呈现出来。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通过渔父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景物说话,使读者在静谧的山水画面中,感受到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