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采莲舞》描绘了一场天上人间的歌舞盛宴,通过生动的画面和音乐感传递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上阕开篇用"蕊宫阆苑"(仙宫花园)和"钧天帝乐"(天宫仙乐)营造出仙界氛围,但马上转折说这些都比不上人间新编的《采莲》舞曲。接着用"柳腰轻"形容舞者柔美的腰肢,"莺舌啭"比喻歌声婉转,展现歌舞的动人魅力。"逍遥烟浪谁羁绊"一句,突出舞蹈传递的自由洒脱之感。
下阕笔锋一转,说天宫已在催促仙人返回("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但舞者却驾着彩鸾(仙鸟)回望人间芙蓉(荷花),最后直白地表达愿望:希望年年都能参与这样欢乐的宴会。这里"芙蓉斜盼"的细节描写特别生动,把依依不舍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全诗最妙的是将仙界与人间的快乐做对比——看似高高在上的天宫仙乐,反而不及人间一场采莲舞会来得鲜活有趣。诗人通过歌舞场景,实际上是在歌颂人间烟火气的真实快乐,比虚无缥缈的仙境更值得留恋。语言上运用了大量音乐性词汇("莺舌啭""帝乐")和动态描写("柳腰轻""驾彩鸾"),让整首诗像一支可视可听的舞蹈,充满流动的美感。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