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法源寺

几树疏松野寺前,松阴踪迹久茫然。
故人高节成千古,胜地重来又五年。
佛火尚明烧后影,塔铃独语雨馀天。
即今无限沧桑感,不独宫花委断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时隔五年重游法源寺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前两句写眼前景:几棵稀疏的松树依然立在野寺前,但当年在松荫下漫步的踪迹早已模糊不清。这里用"茫然"二字暗示时光流逝带来的陌生感。

中间四句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句"故人高节成千古"写人事变迁——品格高尚的老友已成古人;第四句"胜地重来又五年"写时间跨度,暗示物是人非。五六句用"佛火"和"塔铃"两个意象:佛前的灯火还在燃烧,但已是劫后余影;雨后的塔铃独自作响,更添寂寥。这些细节都在强化沧桑感。

最后两句是情感升华:现在的沧桑感不仅来自宫花凋零、断烟飘散这些眼前景象,更源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会。诗人将个人感受升华为普遍的人生感悟,让读者产生共鸣。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野寺、松树、佛火等具体意象,把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得含蓄而深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静叙述中蕴含的深沉情感,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岁月带来的淡淡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