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肄僧夜话时僧亦下狱

焰焰孤灯挂壁偏,铁围深锁半檐天。墙花夜落重沟水,梁月寒归古殿烟。

鞭石久驱秦日月,射潮谁捍粤山川。老僧不解兴亡事,数记楞严第几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关押的僧人在狱中深夜独处的场景,充满孤寂与沧桑感。

前四句写实景:一盏孤灯歪挂在墙上,牢房铁窗只露出半边天空。墙头落花掉进深沟的水中,月光穿过房梁照进破旧的殿堂。这些画面营造出压抑、凄凉的氛围。

后四句转入思考:诗人用"鞭石"(传说秦始皇用鞭子赶石头造桥)和"射潮"(吴越王钱镠射退潮水的传说)两个典故,暗指统治者用暴力手段维持统治,但终究难挡历史变迁。最后两句写老僧看似超脱,实则通过反复背诵佛经来逃避现实,暗示人在困境中的无奈。

全诗通过监狱夜景与历史典故的交织,表达了人在强权压迫下的无力感,以及面对命运时的复杂心境。僧人背诵佛经的细节尤其动人,展现了普通人面对苦难时寻求精神慰藉的真实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