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立秋日有寄(乙巳)
凉吹萧骚,湖阴黯惨,乱愁如苇。
危亭漫倚。
动相思,满空际。
游情欲与孤云去,还又觉、身心倦矣。
掩尘菱哽咽,韶华犹在,未应憔悴。
难恃。
书生意。
看寥落江山,居然万里。
少年悲泪。
凭高能湿天地。
殊乡纵有春如海,终不似、家山信美。
但愿得、早归来,明日霜飙又起。
危亭漫倚。
动相思,满空际。
游情欲与孤云去,还又觉、身心倦矣。
掩尘菱哽咽,韶华犹在,未应憔悴。
难恃。
书生意。
看寥落江山,居然万里。
少年悲泪。
凭高能湿天地。
殊乡纵有春如海,终不似、家山信美。
但愿得、早归来,明日霜飙又起。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立秋时节,诗人独自登高望远时涌起的复杂情绪。
上片用秋风、湖阴等意象营造出萧瑟氛围。开篇"凉吹萧骚"四个字就让人感受到秋风凉意,湖面阴沉的景色更添愁绪。诗人把内心的纷乱愁绪比作随风摇摆的芦苇,既形象又贴切。他站在高亭上,思念之情随着秋风飘向远方,想随孤云远游却又身心俱疲。这里"掩尘菱哽咽"的描写很特别,把水草拟人化,仿佛也在为逝去的时光哭泣。
下片转向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书生志气难伸,面对寥落江山徒有万里之志。这里"少年悲泪"一句特别动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只剩悲叹,连泪水都能打湿天地,夸张中透着心酸。虽然异乡也有美好春光,但永远比不上家乡的风景。结尾处诗人期盼早日归乡,因为明天可能就有更猛烈的秋风到来,暗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矛盾心理:既想远走高飞实现抱负,又眷恋家乡温暖;既不甘心年华老去,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种复杂情感通过秋风、孤云、水草等意象自然流露,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一个游子在秋天里的孤独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