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朝上太行山,暮过金台宿。
行路莫辞难,人情多反覆。
往时金石交,相期共式谷。
云泥倏焉分,颜色变亦速。
我本蓬蒿人,自有升斗禄。
长揖谢王侯,岂受仆隶畜。
鹓鸾自翱翔,燕雀自栖伏。
长安多风波,君子慎自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怀古》通过旅途中的见闻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深刻体会,以及坚守自我、不慕权贵的清高品格。

第一段(前四句):以旅途艰辛暗喻人生坎坷。
“朝上太行山,暮过金台宿”用一天内翻山越岭的奔波,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后两句直接点破:走路别怕难,因为人心比路更难测——今天对你笑脸相迎的人,明天可能就翻脸无情。这种“反覆”的人情世故,比太行山的险峻更让人心累。

第二段(中间六句):用亲身经历揭露虚伪友情。
作者曾有过“金石之交”(像金属石头一样坚固的朋友),大家发誓要同甘共苦(“式谷”指同吃粗粮)。但转眼间,有人飞黄腾达(“云”指高位),有人仍处底层(“泥”),对方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这里用“倏焉分”(突然分开)和“变亦速”生动刻画了势利眼的丑态。

第三段(后六句):表明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
作者自称“蓬蒿人”(草民),说有点微薄俸禄(“升斗禄”)就知足了。他拒绝向权贵低头(“长揖谢王侯”),更不愿被当成奴才使唤。最后用对比手法:像凤凰(“鹓鸾”)那样的高官爱飞多高随他们去,我就像燕子麻雀,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结尾提醒:京城名利场风波险恶(“长安”象征官场),君子要谨言慎行(“慎自牧”)。

全诗亮点
1. 比喻生动:用爬山喻人生,用“云泥”喻地位悬殊,用鸟雀喻不同活法。
2. 批判现实:戳穿势利之交的虚伪,比“路难行”更扎心的是“人善变”。
3. 人格宣言:不巴结权贵、甘于清贫的态度,在攀附成风的社会尤其可贵。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一面镜子,照出古今相通的人性——得意时门庭若市,失势时无人问津。作者的选择提醒我们:与其纠结别人的变脸,不如守住自己的底线;生活可以简单,但尊严不能打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