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池寺

始从平地望,宛在九霄中。
不意身能到,平生心并空。
江淮通好雨,日月会刚风。
三伏凉如水,蟠拿想白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天池寺的震撼体验,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远望天池寺的壮观景象:从山脚往上看,寺庙仿佛悬在云端,高不可攀。这种夸张的写法突出了寺庙的雄伟气势。

三四句是登顶后的惊喜:没想到自己真能登上这么高的地方,顿时觉得心中杂念全消。这里既有达成目标的喜悦,也暗含禅意——登高望远让人心境开阔。

五六句写山顶的奇特气候:站在高处能看到江淮地区的雨云,感受到日月交汇的强风。通过地理气象的描写,展现山顶视野的开阔和自然力量的宏大。

最后两句是身体感受和联想:三伏天却凉爽宜人,看着盘曲的树枝,仿佛看到乘凉的白龙。将现实感受与神话想象结合,给炎夏带来清凉的诗意。

全诗通过"平地-九霄"的对比、"不意-能到"的转折、"雨-风-凉"的感官描写,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惊奇体验。最妙的是结尾的白龙想象,把整首诗的意境从现实升华到神话世界,让读者也跟着做了一场清凉的白日梦。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