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后闻雨 其二 (庚午年)

若无若有晚潇潇,一榻余香篆字烧。
怕忆忧欢十年事,祇今切莫到芭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梦后闻雨 其二》描绘了一种细腻的情感体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所表达的内容吧。

“若无若有晚潇潇,一榻余香篆字烧。”
这里,“晚潇潇”形容的是傍晚时分的细雨,轻柔而绵绵不绝。诗人在暮色中独卧,感受着窗外若隐若现的雨声,以及床榻之上留存的香气。香气或许是熏香的余味,也可能象征着过去的温存。而“篆字烧”则暗示着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就像那些书法中燃烧的烛光,淡淡的,却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怕忆忧欢十年事,祇今切莫到芭蕉。”
接着,诗人的思绪转向了过去十年间发生的事情,那些忧伤与欢乐交织在一起。他害怕回忆起这些,因为雨声再次触动了心中的敏感之处,让他感到些许惆怅。最后,诗人希望在当下,不要再触动那片象征着过往记忆的芭蕉叶,以免勾起不愉快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复杂情感态度。他在享受当下的宁静之时,又难以避免地被过去的回忆所困扰。这种情感的矛盾与交织,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意,让人细细品味。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