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题自画竹

适逢重九又逢公,却苦提壶挂碧空。
欲写黄花无意兴,乱题湖石数竿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时,诗人想画竹子却提不起兴致的心情。

第一句"适逢重九又逢公"点明时间是重阳节(重九),"逢公"可能指遇到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或朋友。重阳节本该是登高赏菊的欢乐日子,但诗人却说"却苦提壶挂碧空"——这里的"提壶"既指真实的酒壶(重阳节有饮酒习俗),也暗喻想提笔作画却像要把酒壶挂到天上一样困难。

后两句更直接表达创作困境:想画菊花("黄花"是菊花别称)却毫无灵感,最后只能胡乱在湖石旁画几根风中摇曳的竹子("数竿风")。这里的"乱题"不是真的乱画,而是带着烦闷情绪随意挥毫的状态。

全诗妙在把创作焦虑写得生动有趣。诗人用"挂碧空"这样夸张的比喻形容提笔困难,又用"无意兴"与"乱题"形成反差,最后以风中竹影收尾,既保留了文人画的雅致,又真实记录了艺术创作中那种"不在状态"的可爱瞬间。我们生活中遇到灵感枯竭时,大概也是这般又苦恼又不得不随便应付的心情吧。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