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儿子对亡母的深切思念,通过几个生活画面传递出浓浓的亲情和遗憾。

第一句"霜陨芦花泪湿衣"用秋霜打落芦苇的景象,暗喻母亲去世,泪水打湿衣衫的画面让读者直接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就像深秋的芦苇一样,母亲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第二句"白头无复倚柴扉"刻画了一个让人心酸的场景:老母亲再也不能倚着柴门等待儿子回家了。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因为柴门是农村最常见的景象,每个游子记忆中都有母亲在门口张望的身影。

后两句转入回忆,"去年五月黄梅雨"点出时间背景,用潮湿的梅雨季暗示生活的艰辛。"曾典袈裟籴米归"这个举动最见真情:儿子连自己的僧衣都典当了,就为了给母亲换米吃。袈裟是僧人最重要的衣物,典当它就像普通人变卖传家宝一样,说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想母亲",但通过"泪湿衣"的现状和"典袈裟"的往事,把思念之情写得入木三分。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倚门等待的母亲、典当衣物的孝心、梅雨时节的困顿,这些画面组合起来,胜过千言万语的抒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