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秋泛

行过丁帘荡桨迟,晓波新涨绿漪漪。几分春恨因桃叶,一半秋心在柳枝。

临水楼台珠箔卷,教歌院落玉箫吹。鸟声花影都如梦,刻意真怜杜牧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秦淮河泛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前两句写泛舟的场景:船慢慢划过挂着帘子的河岸,清晨的河水新涨,泛起绿色波纹。"迟"字写出悠闲,"绿漪漪"让水面活了起来。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表达复杂心情:
- "春恨"指对逝去美好时光的遗憾,"桃叶"是典故,暗含离别之情
- "秋心"合成"愁"字,随风摆动的柳枝像在诉说愁绪
- 卷起的珠帘和飘来的箫声,带出繁华背后的寂寞
- 楼台歌舞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鸟鸣与花影美好得像梦一样,诗人特意点出自己像唐代杜牧那样多愁善感。这里的"刻意"不是贬义,而是说诗人故意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淡淡的忧伤中,享受这种文艺的惆怅。

全诗妙在把秦淮河的繁华景象与个人愁绪完美融合,用"春恨秋心"的对比,写出时光流逝的永恒主题。语言清丽,情感含蓄,就像一幅水墨画,留白处最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