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暴雨成灾的景象,并抒发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前四句是生动的自然描写:夏季频繁的雨水带来了早秋的凉意,雷电在天空快速闪过,远处的海面波涛汹涌,仿佛要冲到天上去。这里用"蹴"(踢)这个动作形容海浪,让画面充满动感。
后四句转向社会关怀:诗人感叹自己无力改变天气("乾造"指上天的安排),只能惭愧地闲居家中。看着天下如同被洪水淹没的悲惨景象,他发出痛心的质问:到底有谁在关心百姓的苦难?"轸"是古代车上的横木,这里引申为"牵挂"的意思。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暴雨景象与社会忧思的自然结合。诗人没有直接说百姓多苦,而是通过"滔滔天下溺"这个画面,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灾难的严重性。最后那句质问,更是道出了古今共通的社会问题:当灾难来临时,普通人的痛苦是否真的被看见和重视?这种对民生的深切关注,正是这首诗最珍贵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