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觉山洪大巡来访朱明洞天遂讲于青霞洞次来韵二首答之 其二

都亭埋轮聊城线,中外人誇柱史贤。
莫信踰河他蹈海,来看拄地亦撑天(指罗浮山)。
心期直在飞云榻,神理还窥架壑船。
天马行空岂凡步,区区无论祖生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喜觉山洪大巡在罗浮山相会的情景,展现了豪迈的山水情怀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前两句写友人(柱史)为官清廉正直,受到百姓称赞。"埋轮"象征不随波逐流,"聊城线"暗指为官清贫。三四句用夸张手法描写罗浮山的雄伟,说它既能撑地又能顶天,劝友人不要远行("莫信踰河他蹈海"),应该来欣赏这壮丽景色。

五六句转入玄妙意境:在飞云环绕的山间卧榻谈心,透过云雾仿佛能看到传说中的仙船(架壑船),体现道家修仙的意境。最后两句用"天马行空"比喻友人超凡脱俗,说他的境界已超越常人("岂凡步"),连古代名士祖逖的"闻鸡起舞"(祖生鞭)都不值一提了。

全诗将山水之乐与人生境界相结合,既有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又暗含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寄情山水的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