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岁中秋帖子韵并令扈驾翰林等和之 其四

高处为居便是楼,今年雁碛不孤秋。
东山凹处锤峰畔,彷佛嫦娥笑点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时节在高处赏月的闲适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趣味。

前两句"高处为居便是楼,今年雁碛不孤秋"说:住在高处自然就像住在楼阁上一样,今年在这片大雁栖息的沙石地上过中秋,倒也不觉得孤单。这里用"便是楼"的巧妙比喻,把普通的高处住所比作楼阁,显得很有情调。

后两句"东山凹处锤峰畔,彷佛嫦娥笑点头"写得特别生动:在东山凹陷处的山峰旁,月亮升起的样子,就像月宫里的嫦娥在微笑着点头。这里把月亮拟人化,想象成嫦娥在打招呼,让整个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全诗最妙的是把寻常的赏月场景写得如此亲切有趣。诗人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中秋月夜的那份宁静与美好。特别是最后嫦娥"笑点头"的想象,既符合中秋赏月的传统意象,又给诗歌增添了一丝俏皮的韵味,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