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古代官场的黑暗和不公。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小人物在权势面前的无奈和冤屈。
首联"太平官府不停囚,求剑乌衣欲刻舟"说:看似太平的官府却关押着无辜的人,就像有人丢了剑却在船上刻记号(刻舟求剑的典故),讽刺官府办案死板荒唐。
颔联"私荚是鸡难做鹤,公庭得马便成牛"用对比手法:普通人就像小鸡,再怎么努力也变不成高贵的鹤;而官府得到一匹马,却能硬说成牛(指鹿为马典故),暗指权势者可以颠倒黑白。
颈联"不疑若受千金谤,胶鬲当贻万世羞"借用历史典故:正直的官员(不疑)被诬陷受贿,贤能的胶鬲若看到这种冤案也会感到羞耻,表达对清廉者蒙冤的愤慨。
尾联"见说明公在莲幕,不知能鉴此冤不"直接质问:听说您(明公)在官府任职,不知能否明察这些冤情?既是讽刺也是呼吁,希望当权者能主持公道。
全诗最大特点是"用典如说话":刻舟求剑、指鹿为马等典故都用得自然贴切,即使不懂典故也能从字面理解。通过鸡与鹤、马与牛的强烈对比,普通百姓的渺小与官府的蛮横形成鲜明反差。最后直指当权者的质问,让讽刺效果达到高潮。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