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竹林深处的寺庙——弘仁寺,以及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
前两句点明地点和出行方式:寺庙藏在江西的竹林里,诗人乘着小船多次来游玩。这里用"竹里寺"营造出幽静神秘的氛围,"载舫"则暗示需要水路前往,增添了几分隐逸感。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寺庙周围的田园风光:菜地一片碧绿,槐树成荫。小和尚在捡掉落的果子,佛像头顶停着飞鸟留下的污迹。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家家碧""处处阴"的重复句式,强化了宁静平和的感受。佛像被飞鸟弄脏这个意象尤其巧妙,既写实又暗示佛法包容万物。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诗人说市集的喧嚣多么扰人,哪比得上我独自静坐的惬意。这里的"输予"用得精妙,把世俗纷扰和内心宁静比作一场较量,结果不言而喻。
全诗通过田园风光与市井喧嚣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就像用白描手法画了一幅水墨画,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那片竹林古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