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仁氏有斑竹杖藏之数年矣文彩烨然坚劲可爱近以赠仲温葛先生葛公得之甚喜登山临水之兴浩然不可遏也过余求诗为赋二律 其一
数尺长筇拄过眉,云痕雨点洒淋漓。
托根霜雪生吴会,借力风雷起葛陂。
石径携归花满地,溪桥閒倚月明时。
野人素有游山癖,欲问仙翁借一枝。
托根霜雪生吴会,借力风雷起葛陂。
石径携归花满地,溪桥閒倚月明时。
野人素有游山癖,欲问仙翁借一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根斑竹手杖的故事,充满生活趣味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先描写手杖的样子:一根比眉毛还高的竹杖,表面布满像云雨痕迹般的天然斑纹。这里用"洒淋漓"形容斑纹的灵动感,就像雨水自然流淌的痕迹。
中间四句讲手杖的来历和经历: - 它生长在吴地(今江浙一带)的霜雪中,说明材质坚韧 - 后来被葛先生得到,陪他走过许多地方("起葛陂"用典暗示经历丰富) - 带着它走过开满野花的小路 - 在月光下的溪桥边悠闲倚靠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说自己也是个爱爬山的人,看到这么好的手杖,忍不住想向葛先生借来用用。这里的"野人"是诗人幽默的自称,"仙翁"则是调侃葛先生,显得亲切自然。
全诗把一根普通竹杖写得活灵活现,通过竹杖串联起两位爱游山玩水的朋友,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最妙的是结尾的"借杖"请求,既表现了对竹杖的喜爱,又透露出朋友间的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