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世间清苦禅和,了心才到安闲地。藜床兀兀,经年打坐,颓然假寐。
却甚床边,偶闻牛斗,不知喧蚁。怪藤条临济,饥餐困卧,方会得、个中味。
争似横江楼上,入帘栊、好山供翠。悠悠万事,从今都付,黄粱炊里。
朝暮阴晴,定应不废,平生甘睡。笑傍人问我,何当梦觉,为苍生起。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了一个懒散和尚的生活哲学,最后却暗藏深意。
上片像漫画一样描绘这个和尚:整天坐在破藜草床上打瞌睡,连床边蚂蚁打架都懒得管。别人用藤条打他,他也只是饿了吃困了睡,活像个无忧无虑的佛系青年。这里的"临济"是禅宗流派,暗示他看似懒散,其实是在参禅悟道。
下片笔锋一转,说在江边小楼看青山多惬意,决定把世间烦恼都当成"黄粱一梦"。不管阴晴圆缺,他都要睡到自然醒。最后三句最妙:当别人问他"什么时候睡醒为社会做点事"时,他笑而不答——这个"笑"字耐人寻味,既像是自嘲,又像在反问:你们汲汲营营的俗人,怎么知道我不是大智若愚呢?
全词表面写懒散,实则用反讽手法。和尚的"睡"其实是看透世事的豁达,最后一句突然提到"苍生",暗示他并非真冷漠,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就像现代人说的"躺平",看似消极,内里可能藏着对功利社会的清醒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