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小集同武三淘胡大宋修赵二裕熙饮酒得二章 其二
太虚无雕镌,人心易穿凿。
绕屋不种梅,何来千岁鹤?
荒田谢膏泽,灵云隐宜壑。
六宇无阳春,到眼尽元漠。
何如倾醇醪,中含万物橐。
峥嵘能砥时,讵嫌肌骨削?
空天恣凌厉,群象扫如萚。
挂檐长庚星,风撼不能落。
沈郁一以抒,谁能夺吾乐?
愿借奇肱车,驰空絷雕鹗。
绕屋不种梅,何来千岁鹤?
荒田谢膏泽,灵云隐宜壑。
六宇无阳春,到眼尽元漠。
何如倾醇醪,中含万物橐。
峥嵘能砥时,讵嫌肌骨削?
空天恣凌厉,群象扫如萚。
挂檐长庚星,风撼不能落。
沈郁一以抒,谁能夺吾乐?
愿借奇肱车,驰空絷雕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世界,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自然与人为的对比
开头说天空(太虚)本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人心总爱强行解释和改变自然。就像不种梅花却幻想引来仙鹤,荒废的田地得不到滋润,云雾也躲进了深山——这些都在说人总爱追求虚幻的东西,反而忽略了真实的美好。
2. 现实的荒凉与酒的慰藉
诗人觉得整个世界冷冰冰没有生机("六宇无阳春"),但他发现酒(醇醪)里反而藏着万物的精华。这里用酒象征一种精神寄托,喝醉了能暂时忘记现实的枯燥。
3. 孤傲的抗争精神
"峥嵘能砥时"像在说:艰难时刻更要保持棱角,哪怕瘦削也不妥协。接着用狂风扫落叶、星星挂在屋檐摇摇欲坠的画面,表现一种倔强——再大的风也吹不落我的坚持。
4. 渴望自由的结尾
最后诗人想借神话中会飞的"奇肱车"去捕捉猛禽(雕鹗),其实是比喻想挣脱现实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精神自由。
核心魅力:
全诗用大量自然意象(梅、鹤、荒田、云雾、狂风、星星)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现实冰冷,偏要活得热烈"的态度——不种梅偏想鹤,没有春天就自己酿酒取暖,风吹星落偏要死死挂住。这种带点孩子气的固执,反而成了对抗平庸生活的力量。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