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嵩山

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嵩山的三十六座山峰,像女子盘起的发髻一样秀美,行人来往其间,心情舒畅。这里用“髻鬟”形容山峰的形态,既形象又带着一丝柔美,让人感受到山的灵动。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山间白云忽然聚拢,将山峰笼罩,一切仿佛变得虚幻缥缈。这里的“蓬蓬”形容云气翻腾的样子,而“虚无缥缈”则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虚实结合,既展现了嵩山的秀美,又赋予它神秘感。诗人通过白云的变化,暗示自然景色的变幻莫测,也暗含人生际遇的无常,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