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 西湖表忠观访桂

恻恻轻寒乍起。吹趋越罗衫子。
淡黄楼阁斜阳地。人语南朝古寺。
酒醒须仗花滋味。幽香腻。
今宵何处生秋思。忽忆疏帘月底。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闲适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淡淡的怀旧情绪。

上片写景: 开篇用"轻寒乍起"点出微凉的初秋氛围,凉风吹动丝绸衣衫的触感写得十分生动。接着镜头转向夕阳下的淡黄色楼阁,与南朝古寺的人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古今交融的静谧感。

下片抒情: 诗人说酒醒后需要靠桂花香来提神,这种幽香浓烈而缠绵。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由眼前景触发秋思,突然想起曾经在月光疏帘下的某个夜晚,留下余韵悠长的遐想空间。

全词特点: 1. 通篇没有直接写桂花,却通过"幽香腻"等描写让人感受到满城桂香 2. 用"轻寒""淡黄""斜阳"等柔和的色调营造温暖怀旧的氛围 3. 从触觉(轻寒)、听觉(人语)、嗅觉(花香)多角度构建立体画面 4. 结尾的突然回忆,给全词增添了一丝惆怅的美感

这首词就像一幅用文字绘就的淡彩水墨,把秋日访桂这件小事写得既雅致又亲切,让读者仿佛也能闻到那缕穿越时空的桂花香。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