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其二

家在东嘉山水州,玉箫丹灶古仙丘。
两年秋月登蓬阁,千里乡心绕谢楼。
作赋端同比窗里,思归长咏大刀头。
与君何日脱尘鞅,杖屦逍遥物外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家在东嘉山水州,玉箫丹灶古仙丘"直接点出诗人的家乡在风景秀丽的东嘉(今浙江温州一带),那里有悠扬的箫声和炼丹的炉灶,充满仙气飘飘的感觉。这里用"仙丘"来形容家乡,说明在诗人心中家乡就像仙境一样美好。

颔联"两年秋月登蓬阁,千里乡心绕谢楼"写诗人已经在外漂泊两年,每逢秋天登高望远时,思乡之情就像缠绕在谢朓楼(代指高楼)上一样挥之不去。"千里乡心"这个比喻很形象,把无形的思念写得具体可感。

颈联"作赋端同比窗里,思归长咏大刀头"很有意思。诗人说自己写诗就像当年王粲在荆州时一样充满乡愁,而"大刀头"这个典故暗含"还"字(古代刀头有环,"环"谐音"还"),表达了他想回家的强烈愿望。

尾联"与君何日脱尘鞅,杖屦逍遥物外游"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渴望和友人一起摆脱世俗束缚(尘鞅指世俗的羁绊),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到尘世之外去逍遥漫游。这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家乡美景的回忆、秋日登高的感触、历史典故的化用,层层递进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和超脱世俗的愿望。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抽象的"乡愁"和"向往自由"写得如此具体生动,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