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闻雨声至有作

雨声来处冷萧萧,万木无风亦动摇。恰似西陵船乍泊,坐听八月浙江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带来的听觉与心灵震撼。

前两句用"冷萧萧"的雨声和"无风自动"的树木,生动表现出秋雨的凛冽气势——明明没有刮风,但密集的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力量,竟让整片树林都在颤动。这种违背常理的动态描写,恰恰凸显出秋雨的来势汹汹。

后两句转向精妙的联想:诗人把雨声比作钱塘江八月的怒潮声,又想象自己像停泊在西陵的船客,静静聆听这自然的壮阔交响。这个比喻既写出了雨声的磅礴,又通过"船客"的视角,传递出一种既置身事外又沉浸其中的独特体验。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写的是室内听雨的小场景,却通过声音的联想拓展出江潮澎湃的大气象。诗人用耳朵"看见"了自然界的壮丽,把平凡的雨夜变成了充满张力的艺术空间,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震撼心灵的秋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