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广文之邹平府教授

偃蹇儒官谁更过,谈经空说似田何。
读来万卷犹为少,携去片毡亦是多。
泗水春风馀润泽,尼山夜月尚嵯峨。
贾生也作长沙傅,千古还知道不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田广文的儒官被调往邹平府当教授(类似今天的老师或学者),作者通过他的故事表达了对学问、品德的推崇,以及对人生际遇的豁达态度。

前两句说田广文官职不高(偃蹇儒官),但学问深厚,像古代大儒田何一样精通经典。这里用"谈经空说"其实是反话,暗示他真有学问,不是空谈。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凸显他的品格:读万卷书还嫌少,却连一块毛毡(象征财物)都觉得带多了,说明他轻物质重学问。接着用"泗水春风""尼山夜月"两个典故(孔子讲学地和出生地),比喻田广文继承了圣人的精神风骨。

最后两句借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说真正有才德的人就像贾谊,即使遭遇不顺,名声也会流传千古。这里的"道不磨"指真理永不消亡,暗示田广文虽然职位普通,但他的学问和人格会永远闪光。

全诗核心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官职大小,而在于学问修养和精神传承。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的生命才有永恒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