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许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

栘中老监本虚名,懒作燕山万里行(余与高君奉使契丹,辞免不行。)。
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高才本不缘勋阀,馀力还思治蜀兵。
西望雪山烽火尽,不妨樽酒寄平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朋友高士敦的送别诗,用轻松幽默的语调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用自嘲开头:说自己挂着"栘中老监"的虚名(类似档案管理员),懒得去燕山出差(指出使契丹的苦差事)。反而悠闲地看着别人像鸿雁一样奔波,调侃友人出差回来连骏马都累瘦了("换倾城"指马瘦得能穿过城门)。

中间四句夸赞友人:说高士敦的才能不是靠家族功劳得来的,还惦记着去治理蜀地军务。这里"治蜀兵"暗用诸葛亮治蜀的典故,把朋友比作诸葛亮。

最后两句最显豁达:望着西方雪山已无战火,不如一起喝酒享受人生。这种"烽火尽时且饮酒"的态度,体现了苏轼典型的乐观精神——在看清现实后依然保持洒脱。

全诗妙在把送别写得毫不伤感,反而充满生活幽默感。用出差瘦马的玩笑冲淡离别,用喝酒的建议代替惆怅,展现出宋诗特有的理趣和苏轼个人的达观性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