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城南园瞻南轩先生遗像

入门荷香净,步屧柳阴湿。
欲写情郁陶,翻引兴萧瑟。
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
六学妙经纶,未试百之一。
身存天下望,身没海内惜。
此道会谁传,丹青但陈迹。
楼边好山近,竹底凉风入。
两鹤韵亦高,导我转湖侧。
独游何太清,滞念亦可释。
门关莫返锁,愿言日散策。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去城南园瞻仰南轩先生遗像时的所见所感。

开篇先描写环境:走进园门闻到荷花的清香,脚下踩着柳荫下的湿润小路。这样的美景本该让人心情舒畅,但作者反而感到忧郁和落寞——因为他是来缅怀逝者的。

接着描写遗像:堂中南轩先生的画像气度不凡,像玉石般温润,像高山般巍然。作者感叹先生学问渊博("六学"指儒家经典),可惜才干只展现了不到百分之一。活着时是天下人敬仰的对象,去世后令全国惋惜。

然后发出感慨:先生的学问道德将由谁来传承呢?画像终究只是静止的纪念。这时作者注意到周围的景色:楼边青山很近,竹林吹来凉风,两只仙鹤高雅的鸣叫声引导他沿湖漫步。

最后写独游的感受:独自游览特别清净,郁结的心情也得到缓解。希望园门不要上锁,让自己能常来散步。全诗通过缅怀先贤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精神的慰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