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首

清白传家,赤穷到骨。
心似寒灰,口如木突。
纵有此地儿葛藤,尽机也拈不出。
凭何接待方来,聊与一掴一咄。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人坚守清贫、内心淡泊的故事,可以分成三层来理解:

1. 人物画像:前四句像在画一幅"穷硬汉"的肖像。这人家里世代清白(不贪不占),穷得骨头缝里都透着光(夸张说法)。他的心像烧完的冷灰(对名利没热情),嘴像块呆木头(不爱说漂亮话)。这里用"寒灰""木突"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让人立刻能想象出这个沉默寡言、无欲无求的形象。

2. 处世态度:五六句是亮点。说就算有人来套近乎、攀关系("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人情),这人也能像拆毛线团一样干脆利落地拒绝("拈不出"指不接招)。就像现实生活中遇到非要请客送礼的,有人能笑着把红包塞回去还不伤和气。

3. 独特待客之道:最后两句最有趣。别人问"你这么冷淡怎么交朋友?"他回答:"我自有一套——该拍肩膀时就拍一巴掌("一掴"),该提醒时就喝一声("一咄")"。这种带点江湖气的直爽,反而比虚情假意的客套更珍贵,就像现在说的"真朋友才敢说真话"。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做人道理讲得生动活泼。不用"淡泊明志"这类文绉绉的词,而是用拆毛线团、拍巴掌这些生活场景,教人守住本心又不失人情味。就像用"穷得叮当响"代替"家境清寒",既接地气又有力量。

释了朴

释了朴,号慈航,福州人。住庆元府天童寺。为南岳下十六世,育王无示介谌禅师法嗣。有《慈航朴和尚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四。《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