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
松杉晨气清,桑柘暑阴薄。
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秋莺尚娇姹,晚蝶成飘泊。
犬騃逐车马,鸡惊扑篱落。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
赪肩走四方,为口不计脚。
劣能濡箪瓢,何敢议囊橐。
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
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
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秋莺尚娇姹,晚蝶成飘泊。
犬騃逐车马,鸡惊扑篱落。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
赪肩走四方,为口不计脚。
劣能濡箪瓢,何敢议囊橐。
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
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秋日图景,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八句是细腻的景物描写:清晨松杉林空气清新,桑树柘树的阴影遮不住暑热。稻穗沉甸甸地低垂,木槿花依然红艳未凋。秋莺还在婉转啼鸣,晚蝶却已开始飘零。狗傻乎乎地追着车马,鸡受惊扑腾着撞上篱笆——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乡村既宁静又活泼的秋日景象。
中间六句通过偶遇行商展开对话:诗人问商人一生穿破多少草鞋,对方回答为生计奔波,肩膀晒得通红,只为糊口顾不上脚程。勉强能维持温饱("濡箪瓢"指有饭吃有水喝),哪敢奢望发财("议囊橐"指积攒钱财)。这段对话揭示了普通百姓谋生的艰辛,语言平实却触动人心。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自省:自己也为微薄俸禄("縻斗升")离开家乡三年,和行商一样都是"亡羊"——典出《庄子》,指为谋生而迷失本心。诗人认为不必过分计较得失,流露出超脱又略带无奈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将日常所见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既有稻穗秋莺的特写镜头,又有行商故事的采访片段,最后升华出"生活不易,但不必太过纠结"的朴素哲理。诗人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却让人在平凡中看见深刻,这正是古诗"浅语有味"的魅力所在。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