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同年入蜀

蜀山如砥水如丝,送子西游蜀道时。
万里乾坤犹战血,百年豪杰几愁眉。
青虫渐老秋声小,白雁不来霜信迟。
若过锦宫城下路,遥怜堕泪孔明祠(同上书页四三七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入蜀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蜀地险峻风光的刻画,又暗含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同时借历史人物抒发人生感慨。

前两句用比喻勾勒蜀道景象:蜀山像磨刀石般陡峭,江水如丝线般细长蜿蜒,形象地表现出蜀道的艰险。这种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转入现实感慨。"万里乾坤犹战血"暗示当时天下战乱未平,"百年豪杰几愁眉"则感叹英雄人物也难逃忧愁。诗人用"青虫渐老"、"白雁不来"这些秋天意象,既点明送别的季节,又暗喻时光流逝、音讯难通的惆怅。

最后两句最见深情。诗人嘱咐友人若经过成都(锦官城),定要代他去祭拜诸葛亮祠堂。这里用"遥怜堕泪"四字,既表达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也暗含自己壮志难酬的共鸣。通过历史人物与当下送别的交织,把个人离愁升华为对家国命运的深沉思考。

全诗妙在将壮阔的山水、动荡的时局、历史的厚重与眼前的离别融为一体,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读来既能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又能体会到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