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宋屯田见示永平录海南编

多少儒衣只假涂,贵来谁肯更观书。
其间或以文争胜,未见如君识有馀。
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
可怜后世名空在,直钓而今岂得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对于宋屯田的赞美和批评,表达了对文化和学术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解析:

首句“多少儒衣只假涂”,描述了众多的儒生只是表面上的学问,他们可能只是做了一些表面的工作,并没有真正深入学习和理解学问的本质。“假涂”可以理解为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深入进去。

第二句“贵来谁肯更观书”,进一步批判了这些表面的儒生,即使他们地位尊贵,又有多少人愿意真正地继续读书和学习呢?表达了对于人们追求名利而忽视真正学问的忧虑。

第三句“其间或以文争胜”,指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可能通过炫耀文采来争胜。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胜利,真正的学问和修养并非仅仅在于此。

第四句“未见如君识有馀”,是对宋屯田的赞美。尽管社会风气如此,但仍有人如宋屯田一般,真正有深厚的学识和见识。他们的学识并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文章和言辞,而是真正有深度和内涵的。

第五六句“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进一步赞美了宋屯田的学识根基深厚,他以六经(儒家经典)为准绳,遵循古代的传统和原则。在他的心中,古代三代(夏、商、周)的文化是最有价值的。这表明他对传统学问的尊重和珍视。

最后两句“可怜后世名空在,直钓而今岂得鱼”,则表达了对于后世的担忧和对现实的批评。即使后世的名声存在,但真正的学问和价值观是否已经丢失了呢?现在的社会是否真的能够像宋屯田那样真正追求学问呢?这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真正学问的追求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人们追求学问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对真正有学识的人表示了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批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