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郎中守重庆

老大郎官无一钱,一麾出守堂堂去。
回看瑟缩白云曹,二三旧侣愁吟处。
尖峰万点乌江斜,百蛮社鼓鼕鼕挝。
春来绝好巴渝景,杜鹃鸟与杜鹃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年长的官员被调去重庆当地方官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复杂的人生感受。

前四句像一组对比镜头:白发苍苍的老官员穷得叮当响,却挺直腰板去赴任("堂堂去"三个字特别有气势);回头看看京城里那些畏畏缩缩的同事和老朋友们,还在发愁怎么写公文诗词。这里既有对官场现实的讽刺,也藏着"虽然我穷但活得坦荡"的自豪。

中间两句突然切换到重庆的风光:陡峭的山峰像无数尖刺指向乌江,少数民族的鼓声咚咚响。这两句用"万点"形容山峰,用"斜"字写江流,配上热闹的鼓声,立刻把读者带到了充满野性美的西南地区。

最后两句最妙:明明是被贬官,诗人却说重庆春天美极了,满山杜鹃花和杜鹃鸟(注意花和鸟同名这个巧合)。表面看是夸风景好,细想却藏着深意——杜鹃鸟在古诗里常代表思乡,这里暗示着"虽然这里很美,但我还是会想家"的复杂心情。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了段短视频:先拍个穷官员的落魄背影,切到京城同事的愁眉苦脸,再突然转到重庆的山水狂欢,最后定格在红艳艳的杜鹃花上。明明在说仕途失意,却写得潇洒痛快,这种"用快乐画面说伤心事"的反差手法,正是古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