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赏清乐四首 其一

乌帽翠云裘,行藏得自由。
月宵尤醒藉,天路更风流。
不作尘中梦,甘为世外游。
林泉堪纵目,势利懒回头。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由自在游赏乐趣的古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和分析这首诗:

标题是《游赏清乐四首 其一》,意味着这是系列诗的第一首,主题是游赏和享受清乐。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装束:“乌帽翠云裘”。乌帽指的是黑色的帽子,翠云裘可能是指绿色的华丽皮衣。这样的穿着给人一种潇洒、飘逸的感觉,让人想象出诗人游赏时的优雅形象。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行动的自由:“行藏得自由”。这里传达出诗人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快感。

在夜晚的月光下,诗人显得尤为清醒:“月宵尤醒藉”。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宁静的夜晚,也能保持清醒和警觉,享受这种宁静和自由。

诗人还提到了“天路更风流”,这里的“天路”可能指的是他游赏的路线或环境,而“风流”则表达了一种优雅、洒脱的气质。

然后,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做梦于尘世:“不作尘中梦”。这可能意味着诗人超脱世俗,不沉迷于物质世界的追求,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自由。

接下来,诗人愿意为了游览世外美景而甘之如饴:“甘为世外游”。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游赏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林泉堪纵目,势利懒回头”,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放眼远眺,对权势和利益不感兴趣,不愿为此回头。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世俗权势的淡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游赏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淡漠。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洒脱和优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