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牧马图
兔髯香染松烟湿,腕底龙媒惊霹雳。
云笺半幅秋水横,霜蹄晓踏荣波立。
圉人持箠唐衣冠,恍疑毛仲临雕鞍。
当时骏骨岂易得,遗形独赖曹与韩。
我今按图叹奇绝,真如目睹双騠駃。
忆昔吴门疋练过,光芒闪烁明于雪。
夫何路险盐车随,伯乐不遇知者谁。
又思燕台有高价,郭隗一去无良媒。
华阳春雨生芳草,水暖沙平浑不扰。
此图此景着意深,冀北凡群愁欲老。
云笺半幅秋水横,霜蹄晓踏荣波立。
圉人持箠唐衣冠,恍疑毛仲临雕鞍。
当时骏骨岂易得,遗形独赖曹与韩。
我今按图叹奇绝,真如目睹双騠駃。
忆昔吴门疋练过,光芒闪烁明于雪。
夫何路险盐车随,伯乐不遇知者谁。
又思燕台有高价,郭隗一去无良媒。
华阳春雨生芳草,水暖沙平浑不扰。
此图此景着意深,冀北凡群愁欲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唐人牧马图》的生动画面,同时借马喻人,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直接描写画中的骏马形象:马鬃像染过松烟般乌黑湿润,画中的马匹气势惊人,仿佛能引发雷电。画纸上的马儿眼神如秋水般清澈,清晨踏着霜露站在水波边。这里用"龙媒"(古代对良马的称呼)和"惊霹雳"的夸张手法,突出马的神骏。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由画联想到历史:看到画中穿着唐装的养马人,恍惚觉得是唐代养马专家王毛仲站在马鞍旁。诗人感叹如今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好马,幸好有曹霸、韩干这样的画师用画笔留存了它们的风采。诗人说自己反复欣赏这幅画,画中两匹骏马栩栩如生,让他想起曾在苏州见过一匹如白练般闪亮的骏马。
第三部分(后六句)转入抒情:可叹好马却拉着盐车走在险路上(比喻人才被埋没),没有伯乐赏识;又想到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典故,可惜现在已没有郭隗这样的引荐人。最后笔锋一转,描绘春天水草丰美的牧场景象,暗示在理想环境中,骏马本该自由驰骋。结尾"冀北凡群愁欲老"意味深长,说普通马匹在好马面前自惭形秽,暗指平庸之辈在真正人才面前的窘态。
全诗艺术特色在于:1)用"以画作真"的手法,让静态的画作在诗中活起来;2)多处使用"龙媒""伯乐"等马相关典故,自然贴切;3)最后用春日牧场的宁静画面反衬人才被埋没的残酷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诗人表面咏画马,实则抒发对人才遭际的不平之气,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使诗意更加含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