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仙分韵得观字
闲拢两袖秋,步入冲寂观。
古树老云中,仙居毁岩半。
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
怪禽走何忙,涩水流不漫。
那知张郎仙,谲幻敢悬断。
雷书贮红崖,愚下浪传赞。
符碑傥长灵,鬼物岂歌唤。
尚云剑埋山,安得急推断。
冷翁亦张徒,精气不知散。
死坐豫樟空,凿窍竞窥看。
何不葬山原,不然弃江沜。
乌鸢与蝼蚁,岂食吾一贯。
独流天地间,万古亘光灿。
神仙固渺茫,此事良可惋。
忍哉偷儿狂,更捣泥腹烂。
我来拟少休,亭压不敢玩。
黄冠四三人,拙野只欲窜。
延坐无好言,令我住凉馆。
饭馀且纵观,逸兴薄霄汉。
琴鸣著高弹,弈胜出奇算。
啸咏壶隐楼,抚事发长叹。
大书同人名,聊欲记游玩。
阴霾淰轻寒,日色倏昏晏。
倩人买村醪,煮芋叠肴桉。
清坐二更深,一睡各鼻鼾。
晓来登岩头,棘路解羁绊。
划开天盖宽,远景过飞翰。
幽丛摘新查,窥险身发汗。
居然束归装,重下西岩畔。
我思古之人,岂只局穷闬。
观海登泰山,深高世间冠。
斯岩虽荒榛,乐事实昭焕。
人心本然同,今古未容判。
终当驾云风,高蹈无畔岸。
作诗示儿童,兹游吾岂但。
古树老云中,仙居毁岩半。
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
怪禽走何忙,涩水流不漫。
那知张郎仙,谲幻敢悬断。
雷书贮红崖,愚下浪传赞。
符碑傥长灵,鬼物岂歌唤。
尚云剑埋山,安得急推断。
冷翁亦张徒,精气不知散。
死坐豫樟空,凿窍竞窥看。
何不葬山原,不然弃江沜。
乌鸢与蝼蚁,岂食吾一贯。
独流天地间,万古亘光灿。
神仙固渺茫,此事良可惋。
忍哉偷儿狂,更捣泥腹烂。
我来拟少休,亭压不敢玩。
黄冠四三人,拙野只欲窜。
延坐无好言,令我住凉馆。
饭馀且纵观,逸兴薄霄汉。
琴鸣著高弹,弈胜出奇算。
啸咏壶隐楼,抚事发长叹。
大书同人名,聊欲记游玩。
阴霾淰轻寒,日色倏昏晏。
倩人买村醪,煮芋叠肴桉。
清坐二更深,一睡各鼻鼾。
晓来登岩头,棘路解羁绊。
划开天盖宽,远景过飞翰。
幽丛摘新查,窥险身发汗。
居然束归装,重下西岩畔。
我思古之人,岂只局穷闬。
观海登泰山,深高世间冠。
斯岩虽荒榛,乐事实昭焕。
人心本然同,今古未容判。
终当驾云风,高蹈无畔岸。
作诗示儿童,兹游吾岂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石仙观的游历,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仙道传说的怀疑和对现实人生的感悟。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探访道观(开头到"亭压不敢玩") 诗人用"闲拢两袖秋"这样闲适的动作开篇,带我们走进一座荒凉破败的道观。他描写了风雨中的古树、怪鸟、涩溪,营造出阴森神秘的氛围。然后质疑那些关于张仙人留下雷书、符碑的传说,认为这些都是骗人的把戏。
2. 与道士互动("黄冠四三人"到"一睡各鼻鼾") 道士们显得笨拙粗野,不善待客。诗人只好自己找乐子,弹琴下棋,在楼中吟咏,却忍不住叹息。晚上简单吃点农家酒菜,大家早早睡去。这段描写透露出对宗教场所的失望。
3. 次日登山("晓来登岩头"到"乐事实昭焕") 第二天登高望远,视野开阔,采摘野果,体验冒险的乐趣。诗人联想到古人登泰山观沧海的胸怀,认为虽然这里荒凉,但游玩之乐是真实不虚的。
4. 人生感悟(最后八句) 诗人得出深刻见解:古今人心相通,不必厚古薄今。最终表达要超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并强调这次游玩带给他的不只是表面乐趣。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叶脱凄风乱""涩水流不漫"等生动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通过质疑神仙传说,展现理性思考 3. 在普通游玩中悟出人生哲理,如"人心本然同"的平等观 4.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如"终当驾云风"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诗人告诉我们:不必迷信虚无的传说,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趣,保持开阔的心胸,追求精神的自由。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