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重九邀同孔幼髯丈(广林)陈古华前辈(廷庆)徐惕庵农部(大榕)何梦华上舍(元锡)陈无轩广文(倬)登灵隐石笋峰和古华九言诗韵(丙辰)
江山湖海向我共磊落,安能苦吟寒菊花蒙茸。
前辈豪兴较我更十倍,先使研中硬语除纤秾。
近来尘疴不药而自愈,惟觉高秋爽气来相逢。
忆昔策马秋过华不注,徐君与我健足皆无筇。
直穿百丈石壁龙洞出,岩下馀客瑟缩不敢从。
又曾登岱题字摩崖下,篮舆出入动与云霞冲。
其时正值九月上弦后,足底罗列万朵青芙蓉。
即今石笋峰前树奇绝,焉比对松岩外之长松。
诸君有未游者有游者,终当继此禽向双高踪。
归舟狂兴入诗亦入酒,西山峰影竞落深杯浓。
回看白云横断共登处,高楼百尺合卧陈元龙。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和他的朋友们一同登高远望,感受自然美景和历史情怀的诗词。让我们逐句解析:
1. “城中风雨骚屑不我容,相约来登湖上之高峰。”
诗人身处喧嚣的城市中,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困扰,于是与朋友们相约去湖边的高峰上寻求解脱和宁静。
2. “江山湖海向我共磊落,安能苦吟寒菊花蒙茸。”
到了高峰上,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江山湖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辽阔。他们在寒菊花丛中共同吟诗,体验自然的美好。
3. “前辈豪兴较我更十倍,先使研中硬语除纤秾。”
诗人称赞前辈的豪情比自己的还要强烈,他们的言语中充满了豪放和硬朗,摒弃了柔弱的情感。
4. “近来尘疴不药而自愈,惟觉高秋爽气来相逢。”
诗人表达了自己最近摆脱了烦恼和困扰,感受到秋天的清爽和舒适,与朋友们相聚在一起。
5. “忆昔策马秋过华不注,徐君与我健足皆无筇。”
诗人回忆起过去骑着马经过华不注山时的情况,他和他的朋友徐君都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不需要拐杖。
6. “直穿百丈石壁龙洞出,岩下馀客瑟缩不敢从。”
他们勇敢地穿越陡峭的石壁和龙洞,其他的人看到这样的险峻都退缩了。
7. “又曾登岱题字摩崖下,篮舆出入动与云霞冲。”
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还曾经登泰山并在摩崖下题字,乘坐篮舆(一种交通工具)在云雾中穿行。这是对过去历险经历的回忆和对壮丽的自然风景的赞美。
8. “其时正值九月上弦后,足底罗列万朵青芙蓉。”这是对当时登山时所处时间和脚下自然景色的具体描述。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丽。
9. “即今石笋峰前树奇绝,焉比对松岩外之长松。”诗人赞美眼前的石笋峰和奇树,认为它们无法与其他地方的松树相比较。这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
10.“诸君有未游者有游者,终当继此禽向双高踪。”诗人鼓励大家继续探索未知的地方,保持对自然和历史的好奇心和热爱。
11.“归舟狂兴入诗亦入酒,西山峰影竞落深杯浓。”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被激发出来并融入诗歌和美酒中。他们一边品酒一边欣赏西山的影子落在酒杯里。
12.“回看白云横断共登处,高楼百尺合卧陈元龙。”最后诗人和他的朋友们回头看他们共同攀登过的地方被白云环绕的景象,并想象在高楼上卧陈元龙(三国时期陈登)一样的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与共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