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 其一

天门郁岧峣,虎豹守其隅。
番番九苞禽,颉颃舞云衢。
衔书奏至尊,青龙与之俱。
光夕绝还响,徙倚空愁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向皇帝进谏却遭遇冷落的愤懑心情,用比喻手法展现了官场的险恶。

前四句用"天门""虎豹"比喻皇宫森严,像猛兽把守大门。而"九苞禽"(传说中的神鸟凤凰)代表正直的谏官,虽然努力在云端(朝堂)展翅高飞,却难以接近权力中心。

中间两句写谏官满怀希望,像祥瑞的青龙般带着奏章面见皇帝。但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奏章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诗人只能在空荡的宫殿外徘徊,独自承受失望与忧愁。

全诗通过"神鸟受阻""青龙无应"的意象,生动表现了忠臣被冷落的无奈。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徙倚空愁予"的画面——那个孤独徘徊的身影,正是无数怀才不遇者的真实写照。诗人把政治挫折转化为富有神话色彩的意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壮志难酬的悲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