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贪人一首

绾牒事钱刀,登津萃篚苞。
窃缗如盗镪,肥箧乃民膏。
宦鹢成适舸,皇车即市轺。
铜陵图食鼎,金穴买簪貂。
出宰争华县,分司夺势曹。
讼临陶白胜,荐举郑罗超。
郿邬荣心慕,邪渊奋首翘。
辇珠投暗室,舆贿伺昏宵。
噬虎无全窟,搏鹰有破巢。
怀青骄丽满,婴赤惨沦漂。
人也贪何极,天乎道本昭。
悖来终暴出,潜取必明消。
攘积虽终世,倾颓在一朝。
善馀门自庆,恶树户当凋。
不见先王器,为文警墨饕。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讽刺手法,描绘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和必然下场。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12句)像连环画一样揭露贪官的敛财手段:他们像管账先生一样钻钱眼,像小偷一样盗取公款,把百姓的血汗装进自己腰包。坐着官船却像商船一样走私,公车变成运赃工具。甚至挪用铜矿资金买奢侈品,靠贿赂抢肥差,在官司中偏袒富豪。

第二部分(中间8句)用动物比喻贪官的疯狂:像饿虎扑食般搜刮,像老鹰霸占破巢。穿着华服得意洋洋,却害得百姓衣不蔽体。这里反问:人的贪欲有尽头吗?但天道终究是公正的。

第三部分(最后8句)宣告贪官结局:不义之财来得快败得惨,就像暗室藏宝终会曝光。他们可能得意一时,但终将一朝垮台。结尾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作警示——这个传说中贪吃的怪兽,正是对贪官最好的讽刺。

全诗妙在把抽象贪污行为具象化:盗镪(偷钱)、肥箧(塞满的箱子)、噬虎(吃相难看的老虎)等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贪官的丑陋。最后用青铜器纹样收尾,既呼应开头"钱刀"的货币意象,又暗示贪腐自古就是人性顽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