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地缝歌

天向一坑圆,苔藤垂旧帘。
日斜紫石壁,云系绿花蟾。
泉滴响秋水,风徊生翠烟。
郁郁夔门草,茵茵来去年。
道翻十八折,劈面又青山。
一缝苍龙滚,谁知若许深。
分峰穿穹出,石脚应相沉。
无能潜身入,惟梦到地心。
传呼金剪刀,裁作征衣襟。

现代解析

这首《天坑地缝歌》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奇幻的自然世界。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先俯拍天坑全景,再特写细节,最后用超现实的想象收尾。

开篇"天向一坑圆"就像无人机航拍,整个天空被圆形天坑框住,苔藓像老旧的帘子垂下。阳光斜照在紫色岩壁上,云朵缠绕着绿花蟾(可能是长满青苔的怪石),这里用"系"字把飘动的云写活了,仿佛云是故意系在石头上的装饰品。

中间部分转入声音和动态描写:泉水滴落声像秋天的私语,山风回旋掀起翠绿的雾气。夔门的野草年复一年茂盛生长,山路十八弯后突然又撞见新的青山。这里"劈面"用得特别传神,把山势的突兀感变成了迎面一拳的冲击力。

最精彩的是地缝描写:把地缝比作翻滚的苍龙,谁都不知道它有多深。山峰像被刀劈开又穿出穹顶,而山脚可能都沉到地底去了。诗人自嘲没本事钻进去探险,只能做梦去地心旅行。最后突发奇想,喊人拿金剪刀把地缝裁一块下来当衣襟——这个脑洞大开的结尾,把险峻的自然奇观变成了可以随身携带的纪念品。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颜色搭配大胆(紫壁、绿蟾、翠烟),二是动词用得精准(系、滴、劈、裁),三是把地理奇观写出了童话感。诗人不是在客观写景,而是用孩子般的想象力,把山水变成了可触摸的奇幻玩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