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无咎叔请恤入都门

漫携孤剑入长安,马首青山泪眼看。
折槛向怜臣节苦,叩关行识主恩宽。
萧萧易水春流浅,黯黯燕云夜影寒。
最是不堪回首处,羁人强半白衣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带着复杂心情进京的故事。

开篇"漫携孤剑入长安"就像电影开场:一个背着剑的独行侠慢慢走向京城。这里"长安"代指首都,暗示他是去办重要的事。"马首青山泪眼看"特别有画面感——他骑着马,眼前青山让他忍不住落泪,说明心里藏着伤心事。

中间四句用典故表达他的矛盾心理:"折槛"是用汉代忠臣撞断宫殿栏杆劝谏的典故,说忠臣总是受苦;"叩关"指求见皇帝,又觉得皇帝其实挺宽容。这种既想尽忠又怕受罚的心情,用"易水"(荆轲刺秦出发地)和"燕云"(北方边境)两个地名烘托得更加苍凉,春水浅、夜影寒的描写让整个氛围都冷飕飕的。

最后两句最扎心:最让他难受的是回头一看,同行的漂泊者大多穿着丧服("白衣冠")。这可能是真有人戴孝,也可能暗示大家心里都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全诗就像用文字画的素描,一个强忍泪水的背影,一片灰蒙蒙的京城冬景,把古代知识分子那种"进京办事心里打鼓"的普遍心态写得特别真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