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逸秦处度诸人皆许省试后见访冬夜有怀作此诗寄之

八年去东都,触事无一好。
沈绵淹岁时,忧虞满怀抱。
欲归故里闾,稀复旧耆老。
悠悠岁欲尽,忽忽身向老。
小堂佳有馀,所恨来不早。
饥虫语夜霜,疏星乱衰草。
支撑坏壁高,侧转寒木小。
诗书久弃置,词林迹如扫。
佳人何时来,路远音信少。
庭前冬开花,扶杖起千绕。
春风回马首,清尊待君倒。
先期留酒钱,仍须具梨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思念远方友人时写下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期盼。

开头八句像一幅自画像:诗人离开故乡八年,事事不顺心,长期被忧愁困扰。想回家乡看看,却发现熟悉的老人大多不在了。岁月匆匆,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变老。这几句用"沈绵""忧虞"等词,把长期压抑的苦闷写得特别真实。

中间八句描绘了眼前场景:虽然住处还算舒适,但遗憾朋友们来得太晚。夜里能听到饥饿的虫鸣伴着霜气,稀疏的星星映着枯草,破败的墙壁勉强支撑,寒风中树木显得更加瘦小。这些景物描写特别生动,"饥虫语夜霜"这样的句子,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寒冷孤寂的冬夜。

最后八句转向对友人的期待:诗人说自己很久不碰书本,文采也荒废了。他急切地想知道友人何时能来,虽然路途遥远消息不通。看着院子里冬天开放的花朵,他忍不住拄着拐杖绕来绕去地等待。想象着春风中友人骑马而来的场景,连酒杯都准备好了,还特意提前备好了酒钱和待客的梨枣。结尾这几句突然变得温暖明亮,把对重逢的期待写得特别真挚。

全诗就像冬夜里的一盏灯,前半段照出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后半段则映照着对友情的温暖期盼。诗人用身边最普通的景物——霜、草、破墙、枯树,把自己的心境写得特别有感染力,最后又用"冬开花""春风回马首"这样充满希望的画面收尾,让整首诗在苍凉中透出暖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