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惟时义方,有子诚孝。
怡怡圣域,俱膺是道。
暮春舞雩,咏歌至教。
师故与之,和悦宜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歌用简单温暖的语言,歌颂了孔子(文宣王)和弟子们之间真挚的师生情谊。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句"惟时义方,有子诚孝"是说:在追求仁义的道路上,孔子弟子们都怀着真诚的孝心。这里的"孝"不仅指对父母的孝顺,更指对老师教诲的尊重与践行。

中间四句描绘了师生相处的美好画面:在孔子营造的圣贤氛围中("怡怡圣域"),师生共同领悟真理("俱膺是道")。最动人的是"暮春舞雩"这个场景——在春末的舞雩台(孔子讲学地),师生们一边漫步,一边吟咏着圣贤的教诲。这展现了儒家教育不是死板的课堂,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言传身教。

最后两句"师故与之,和悦宜召"点明核心:孔子总是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弟子,师生之间是平等融洽的关系。"召"字用得巧妙,既表示老师召唤学生来学习,又暗示这种召唤是令人愉悦的邀请,而非强制命令。

全诗通过春日讲学的日常场景,把抽象的儒家教育理念具象化:理想的师生关系就像春风化雨,既有对真理的严肃追求,又有如沐春风的相处之道。直到今天,这种和谐互敬的师生关系依然令人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