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通见和再答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最爱短墙堪映雪,自裁新帖写宜春。
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
珍重梅枝偏会意,夜深和月照清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却自得其乐的文人生活,充满朴素的生活情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写生活环境:诗人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匡床竹几),只能勉强容身,但这里安静整洁,没有闲杂人等打扰。他特别喜欢矮墙映着积雪的景色,还亲手写了"宜春"的吉祥字帖贴在墙上。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安于清贫、善于发现生活中小美好的特质。

后四句写生活态度:诗人虽然闭门不出,但不敢自称是清高的隐士;只要有酒,就能热情招待朋友。最妙的是结尾,诗人把月光下的梅枝拟人化,说梅花似乎懂得他的心意,特意在深夜带着月光来陪伴他这个清贫之人。这种想象既浪漫又温暖,把清贫的生活写出了诗意。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不抱怨贫穷,反而在简朴中发现美,在孤独中找到伴。他用映雪的矮墙、自写的春联、待客的薄酒、月下的梅枝,把普通日子过出了滋味,展现了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