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放鹤亭晚坐

闲云无所为,乃恋余之襟。
梅与我为三,以友鹤在林。
得句数四吟,迭唱如幽禽。
山秀以夕气,我其山知音。
意静遂止啸,杉梧尽森沉。
葛巾裹萧散,高寄无凡今。
松暝烟萝合,青苍围十寻。
未忍令山寂,劝月成孤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放鹤亭独坐的闲适时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悠远的山林世界。

诗的开头说"闲云无所为,乃恋余之襟",意思是悠闲的云朵没什么特别的事做,却好像特别眷恋我的衣襟。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把云写得很有情意,暗示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

"梅与我为三,以友鹤在林"这两句特别有意思。诗人把自己、梅花和鹤比作三个好朋友,在林间相伴。这种想象让整个画面顿时生动起来,仿佛能看到他们三个在林间谈笑风生的场景。

诗中多次提到"吟唱","得句数四吟,迭唱如幽禽",说明诗人在这幽静的环境中诗兴大发,反复吟咏新作的诗句,声音和山林中的鸟鸣交织在一起。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完全融入了自然之中。

"山秀以夕气,我其山知音"这两句很有意境。傍晚的山色格外秀丽,而诗人自认为是山的知音。这种知己般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后面描写夜色渐深,"松暝烟萝合,青苍围十寻",松树渐渐隐入暮色,藤萝缠绕,四周一片青苍。但诗人"未忍令山寂",不忍心让山林太寂寞,于是"劝月成孤斟",邀请月亮一起喝酒。这个结尾特别浪漫,把月亮当成了可以共饮的朋友。

整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自然景物都人格化了,云、梅、鹤、山、月都成了诗人的朋友。诗人不是在欣赏风景,而是在和风景交流对话。这种写法让整首诗充满人情味,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读起来让人感觉特别放松,仿佛也能暂时逃离繁忙的生活,享受片刻的山林之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