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借古讽今,通过评价三国人物刘备来抒发历史兴亡的感慨。
前四句说刘备是真正的英雄,像袁绍(本初)这样的人根本不值一提。刘备最初连一寸土地都没有,却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可惜诸葛亮("长星"指诸葛亮)在五丈原早逝,导致蜀汉最终失败。
中间两句感叹历史功名都成了废纸,如今只能在荒村里听到祭祀的箫鼓声。这是说无论当年多么辉煌,最终都会被时间冲淡。
最后两句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杜宇是古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说刘备虽然失败,但至少死在蜀地("故国"),比那些到死都不能回到故乡的人强。这里暗含了对漂泊他乡之人的同情。
全诗用对比手法,既赞美了刘备的英雄气概,又叹息历史无常,最终落脚在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上,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
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诗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