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黄昏景象,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开头写高楼直插傍晚的天空,天空本是碧蓝的,但忽然被浮云遮蔽,让黄昏变得黑暗。这里用“虞渊”(传说中太阳落下的地方)象征黑暗降临,暗示某种理想或希望的破灭。
接着提到“夸父追日”的神话,夸父不自量力追逐太阳,最终倒下,他的手杖化作桃林。诗人借此表达对执着追求却徒劳无功的感叹。
“沈沈入长夜”进一步强调黑暗的漫长,而“鹃魄”(杜鹃啼血的典故)则暗含悲愤与哀伤,诗人似乎在问:在这样的长夜里,谁来守护那些无辜的、充满悲愤的灵魂?
最后四句转向大海的意象,说海深无底,自己的梦魂被阻隔,无法抵达彼岸。但诗人又豪迈地表示,哪怕斩断海中的巨鳌(神话中支撑大地的神龟),也足以重新撑起天地。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展现了不屈的斗志,暗示即使前路艰难,也要奋力一搏。
整首诗通过神话意象和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以及不甘屈服、力求改变的精神。语言雄浑,情感深沉,既有悲凉,又有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