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以及作者与他重逢时的感慨。
前两句介绍这位僧人的背景:他出身于福建的名门望族(闽国衣冠后),现在在庐山上修行(羌庐法性师)。这里用"衣冠"代指世家大族,"法性师"指精通佛法的高僧。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僧人的风采:他的辩才像江河奔涌般雄辩(江河倾辨说),仪态如冰雪般纯净高洁(冰雪净容仪)。他居住的佛塔有龙蛇守护(塔影龙蛇护),松涛声中仿佛能听到猿鹤的悲鸣(松声猿鹤悲),营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修行环境。
最后两句写故人重逢:僧人的弟子突然来访(门人忽相过),谈起往事让作者不禁落泪(话旧涕空垂)。"涕空垂"这个细节特别动人,既表达了岁月流逝的伤感,也暗含对高僧修行境界的敬仰。
全诗通过"江河""冰雪""龙蛇""猿鹤"等意象,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最后的情感流露又让这份崇敬之情显得真挚自然。诗中超凡的意境与人间真情完美融合,是唐代山水诗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