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圣俞寄鸭脚实见贻

南国有佳树,结阴君子堂。
秋风彫碧叶,素实登新尝。
缅怀朋游重,千里走绛囊。
朋游方会合,论文开酒场。
共嘉明(旧钞本作时)物珍,含甘咏雕章。
章罢默不乐,为君一停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把酒言欢的温馨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开头四句用南国的果树起兴:南方有棵好树,树荫能遮住君子的厅堂。秋风吹落绿叶时,树上结的白果正好采摘品尝。这里用"素实"(白果)暗指朋友寄来的礼物"鸭脚实"(银杏果),既点明主题,又营造出清雅的氛围。

中间六句转入人情描写:因为想念老友,对方不远千里送来红色锦囊装着的礼物。正好朋友们聚在一起,大家边喝酒边讨论文章。所有人都夸赞这应季的礼物珍贵,一边品尝美味,一边吟咏朋友写的诗篇。这里"绛囊"的红色与"素实"的白色形成色彩对比,显得礼物格外用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读完诗篇后突然闷闷不乐,为了这份情谊放下酒杯陷入沉思。这个结尾很巧妙,欢乐的聚会中突然的沉默,反而更能体现友情的深厚——正是因为太珍惜相聚的时光,才会在热闹中突然感到别离的惆怅。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短视频:先给银杏树一个特写,然后镜头转到朋友们饮酒赋诗的热闹场景,最后定格在诗人放下酒杯的沉思瞬间。通过"树-果-情-宴-思"的层层递进,把寻常的赠礼小事写得既风雅又深情。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