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书怀
明月皎皎流素晖,宿禽栖树惊忽飞。
感此夜分不能寐,忧怀辗转若有维。
披衣出户何所见,秋花烂缦霜中瘁。
苍昊布惠万物茷,青娥司运百卉腓。
谁知造化竟何意,由来好恶同荣萎。
始悟人生须行乐,胡为憔悴令心悲,慊慊怀忧终何为。
感此夜分不能寐,忧怀辗转若有维。
披衣出户何所见,秋花烂缦霜中瘁。
苍昊布惠万物茷,青娥司运百卉腓。
谁知造化竟何意,由来好恶同荣萎。
始悟人生须行乐,胡为憔悴令心悲,慊慊怀忧终何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因心事重重而无法入睡,出门看到秋花在霜中凋零,联想到自然规律和人生无常,最终悟出要及时行乐的道理。
开头四句写景抒情:皎洁的月光下,栖息的鸟儿突然惊飞。诗人被这景象触动,深夜辗转难眠,心中充满忧愁。"披衣出户"四句是出门所见:秋花在霜中盛开却又很快凋谢,天空滋养万物却也让百草枯萎。这里用"青娥"(司秋之神)暗示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中间"谁知造化"两句是关键转折:诗人感叹大自然的好恶难测,让万物同荣同枯。最后三句是感悟:既然人生无常,何必自寻烦恼?终日忧愁又能改变什么呢?不如及时行乐。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秋花霜中瘁"的意象,把人生短暂写得生动可感
2. 从失眠到观景再到悟理,情感脉络清晰自然
3. "好恶同荣萎"道破命运无常的真相,引发共鸣
4. 结尾的醒悟接地气,就像现代人说的"想开点"
这种由景入情、由情入理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体会到:生活中难免有烦恼,但看到自然规律后就会明白,与其忧愁度日,不如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