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还义宁杂诗 其二

初出塘西路,林荫绿映村。
荒烟扶野色,乱石尽溪源。
日薄牛羊下,风归乌鹊喧。
承平犹在眼,惆怅向柴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忧伤的乡村黄昏图景,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诗人刚走出塘西路,眼前是绿树掩映的村庄。这里的"绿映村"用得很妙,让人仿佛看到阳光透过树叶,把整个村子都染成了绿色。

中间四句是细腻的自然观察:荒凉的烟雾缠绕着野地,乱石堆间溪水潺潺。太阳西斜时牛羊下山,晚风中鸟鹊叽叽喳喳归巢。诗人用"扶"字把烟雾拟人化,好像它轻轻托着野地的景色;"尽"字则暗示溪水源头的野趣。牛羊和鸟鹊的动静对比,让画面既安静又充满生机。

最后两句情感升华:明明眼前是太平景象,诗人却站在柴门前感到惆怅。这种反差很有意思——或许他想到了战乱后的平静,或许在怀念逝去的时光。一个"犹"字透露出这份安宁的珍贵,"惆怅"则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的素描,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一笔都精准传神。诗人通过细腻观察,把普通乡村景色写出了深沉的情感,让读者既能看见画面,又能感受到他复杂的心绪。

0